教学设计是七年级生物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解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2.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1.尿的形成过程。
2.对资料的分析和对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型和挂图,准备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制作动态的尿的形成过程的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搜集有关人体泌尿系统方面的资料。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1.排泄和排遗
凝神专听,产生好奇心,猜测。
阅读思考,知道排尿、排便是为了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通过阅读能区分排泄和排遗,知道其他的排泄途径。
创设课堂气氛。提问:同学们在每天的课间时不时地都要往一个地儿去。这地点是哪里?去干什么?人为什么要排尿、排便?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
带着问题、疑惑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设疑,引入新课:你想知道尿是怎样形成的吗?请让我们走进本节课吧! 学习新知识。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模型,四人一组,分组讨论相关问题,记录并交流讨论结果。
2.1通过观察,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2.2提问:
2.2.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2.2.2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
2.2.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回答。
在总结后质疑;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
3.尿的形成
3.1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对质疑进行思考。观察肾的内部结构课件,对肾的内部结构做大致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了解肾单位的基本组成。
出示动态的从肾剖面到肾单位的放大的课件,结合课件讲述,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肾和肾单位;
提问:你能大致描述肾的内部结构吗?采用竞赛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对学生的描述给予积极评价。
推测,带着问题进行资料分析。
3.2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血液有过滤作用,肾小管对水和营养物质有重新吸收的作用
四人一组,认真阅读资料,对P82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充分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并结合观察肾内部结构的课件,推理、讨论、表达、交流。
质疑: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血液会不会发生变化,血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展示肾的内部结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肾小球、肾小囊壁和肾小管的功能。
引导学生:比较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有什么变化,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
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却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得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
肾小管对营养物质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
排尿主要排出的是多余的水、无机盐以及尿素。
阅读课文,加深理解尿的形成过程和肾的各种结构的功能。
4.尿的排出
4.1阅读P83课文中相关段落,了解尿排出的过程,再度思考教师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加深理解排尿的意义。
4.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82第一、二段,理解尿的形成过程,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质疑给予积极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解答。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83第二、三段内容,再次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尿排出的过程和意义。
练习
当人们患病时,医生往往会检验病人的尿液。你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后,想一想这有什么道理?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想想看这可能是肾的哪一结构发生了病变?如果发现有葡萄糖呢?
结合学生的反馈做出总结:
布置预习作业
访问有经验的农民,了解人粪尿和化肥的优缺点以及各自在农田中的施用情况。
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密切,充分协调好课堂教学多重关系,能促生教学资源,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一、解读教材,拓展学习内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展开深度解析,要从教材解析中找到教学设计突破的角度,通过学习旧知展开引导,形成新旧知识的有效对接。教师深入教材内容研究,为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也为课堂教学生成做好预设。如在学习《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时,为让学生有更多直观感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介绍人体泌尿系统构成。学生看得非常投入,教师针对视频内容展开讲解,然后拿出猪肾进行实物展示。学生都充满好奇地进行观察,教师给出具体引导。很显然,教师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度解剖,为学生准备了相关视频,还专门找来实物进行展示,为学生深入学习创造条件。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许多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形成重要的教学成长点。教学生成呈现动态特征,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当教学生成出现时,要及时捕捉、及时处置,这样才能发挥教学生成的价值和作用。
二、创设情境,生成灵动课堂氛围
初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在激活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期待教学生成的涌现。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生物学故事、引入谜语、列举生活案例、提出悬疑性问题,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文字、视频、动画、音频等材料信息,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渲染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旦被点燃,课堂教学就自然进入到佳境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学习创设适宜环境。在学习《血液和血型》时,教师设计多媒体课件,先提出自主学习思考题:血液是人体的什么组织?它有什么功能?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血细胞包括哪几种?血浆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血常规化验检查的项目主要有哪些?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并自发进行讨论。在展示时,有学生说血液由水、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等成分组成。于是,教师拿出一个装有鸡血的试管。血液已经开始出现分层现象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很快给出解答:试管上部为血浆,中间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面为红细胞。教师给出肯定评价。学生回答问题难免出现偏差,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些教学契机展开引导,使教学快速步入正规。
三、锤炼语言,激活课堂教学因子
生物学课堂教学涉及众多学术概念,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准确、缜密和富有逻辑性。为提升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引导、与学生互动时,教学语言要生动、幽默。教师语言与自身性格特质有密切关联,这也是个人魅力的具体展现。锤炼教学语言,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教师语言设计是一门艺术,面对同样的教学问题,不同教师会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进行解读,其教学效果呈现出差异性。这就说明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教学语言的优化设计,从教学引导展开突破,为课堂教学生成提供肥沃土壤。在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时,教师展示图表,让学生猜一猜其中未知的成分: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空气,这些空气包含哪些成分呢?学生回答:空气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组成。教师追问:我们吸入的氧气占21%,那呼出气体中还有多少氧气呢?吸入的氮气占78%,呼出的氮气还有多少呢?吸入的二氧化碳为0.032%,那呼出时二氧化碳占多少比重呢?吸入时还有0.5%的水蒸气,呼出时水蒸气会增加还是减少呢?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猜想。从教师语言设计可以看出,为追求语言的个性化特征,教师故意不用同一句式发问,就是要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学生面对教师的个性化发问,也不会产生审美疲劳。促生课堂教学生成资源,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意识。教师有效整合教学生成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度,赢得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的生殖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教学 方法 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高一生物 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一、设计思想
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为出发点,渗透素质 教育 的思想,展现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实用性。本设计的主旨在于创建和谐,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二、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四节。本节共有三大问题:细胞中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及什么作用?细胞中的脂质有哪几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什么结构为骨架。整个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并使学生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课程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初中生物中曾学过相关的知识,但对此学生了解得很浅。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恰当的启发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②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③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
①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②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③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五、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六、 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七、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创设:
今天老师上课带着几个问题过来和大家一起来交流:
1.假如今天上课已经到最后一节课了,你的身体有何感觉?
2.你想吃饭了吗?吃饭后你会觉得又有力气了吗?为什么?(因为补充了能量)
3.你认为能尽快为你补充能量的食物是什么呢?(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各种食物)
(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由此转入正题:能够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很多,但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二)探究新知
1.通过自学和归纳,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提出问题:(1)你能否说出一些你熟悉的糖的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白糖,冰糖,红糖等)
其实除了以上熟悉甜的糖以外,还有很多糖是不甜的,如淀粉,纤维素等也是糖类。
(2)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糖类可以分为几类呢?每一种类型的糖类又有哪些具体的糖?它们又有什么功能?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P30-31细胞中的糖类内容,结合以下表格来整理归纳知识结构)
a.糖类的元素组成:C、H、O,且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m(H2O)n 因此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b.
(3)那么以上表格的单糖和二糖和多糖是如何区分的呢?
a.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b.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如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 乳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
(展示课本P31图2-11)
c.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 纤维素,糖原,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展示课本P31图2-12)
(4)与生活的联系:
a.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 输液中有葡萄糖.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b.糖尿病与糖摄取有关吗?为什么不仅要限制甜味食品,还要限制米饭等主食的摄入呢?
c有人认为,吃糖过多或吃得过饱,即使不吃肥肉也很容易引起肥胖,你认为对吗?
2.通过谈话和归纳,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什么?( C、H、O、有些含P、N)
(2).常见的脂质有哪些?( 脂肪,磷脂,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3).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
(4)在人体内的脂肪对人体有何利弊?
(1g糖原分解释放17 KJ能量而1g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能量),因此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且还有保温,缓冲,减压,保护等作用。
但如果人过多地摄入脂肪,缺少运动,就有可能导致肥胖。体内脂肪过多将增加心脏负担,我们要适度摄入脂肪类食品。若多吃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等,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5)认真阅读课本P32-33一起来 总结 脂肪, 磷脂,固醇的作用和分布:
(6)与生活的联系:
为什么胖的人怕热,而廋的人怕撞?
3.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我们熟悉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它们基本组成单位呢?
(2)这三种有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3)而这些小单位以什么相连?
(通过多媒体展示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简式来说明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再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说明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的生殖教案设计
人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强化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二)教学难点
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师首先营造一种积极探索未知、激发真情实感的生物课堂。在引入时,从区分新生儿性别入手;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教材来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说出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然后借助大量的和视频资料,并描述出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教师结合当前的社会生活,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内容。例如,为什么人的睾丸在体外?人患前列腺疾病会有哪些症状,等等。这样能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本课最后安排的是?观看自然分娩和刨妇产?的,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尊重和孝顺父母。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入新 课
初识男女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展示精子游动和受精过程、胚胎和胎儿发育的视频、剖腹产的,多媒体课件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双胞胎新生儿的照片。
提问:他们谁是男婴、谁是女婴?
小结:分辨新生儿的性别,需要通过观察生殖器官来做出判断,可见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是不同的。
展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正面图。请学生观察正面图,并要求学生在侧面图中标注各生殖器官的名称。同时,关注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小结:有的同学很关注本课内容,但又感到难为情,甚至不敢面对,其实,生殖器官与心脏、肾、肺等器官一样,都是身体的组成部分。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会受益匪浅。生殖器官也是人类延续后代、传递基因的基础。
提问: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什么?
(2)它具有哪些功能? 展示精子的、
提问:除此之外,男性还具有哪些生殖器官?尝试说出它们的功能。
小结:
(1)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睾?字,其字体结构为?上血下幸?。记住?血幸(性)男儿?,就知道这是男性特有的器官,也记住了该字的写法。
(2)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可以在发育的过程中促使男孩长出胡须、出现喉结、声音变粗等。
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观察,完成教材侧面图的填写,初步认识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学生加深对睾丸的认识,知道它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促进男性身体发育的雄性激素。
归纳出男性其它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
悄悄地告诉你
生殖过程
小结:睾丸是一对?娇嫩?的器官,既是男子汉的要害部位,又是脆弱部位。睾丸要求的最佳温度是35摄氏度,而人体37摄氏度的体温会损害它的功能。如果睾丸长期处于温度过高的环境,就不利于精子的产生,所以泡温泉、洗热水澡或穿过紧的内裤、牛仔裤都不利于男性的生殖健康。
提问:
(1)你知道精液吗?
(2)你注意过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广告吗?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广告里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呢?
小结:
(1)正常男性每次排出精液2-3ml.精液中既含有精子,又含有能够营养精子的精液,它们是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分泌的。精子排出体外途径输精管、尿道、男性排出精液和尿液共用同一条通道---尿道。
(2)关注前列腺的位置,如果前列腺出现炎症或者肿大,就会出现广告词中的症状。该病多发于中年男性,希望大家查阅相关资料,关注父亲的健康。
提问:
(1)女性会患前列腺疾病吗?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它的功能和睾丸一样吗? 展示卵细胞和精子的。
提问: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系吗?
小结:
(1)卵细胞呈圆形,像个荷包蛋精子和卵细胞体积相差悬殊,如果把卵细胞比作乒乓球,那么精子只有芝麻那么大。
(2)雌性激素会促进女孩发育。例如,使女孩乳房发育,骨盆变宽,形成月经周期等
(3)子宫像一个到放的梨,是胎儿的?宫殿?。未孕时如拳头大小,孕育新生命之后会被撑大很多倍,如同西瓜大小。
展示身体的隐私部位的。
小结臀部,男孩的外阴,女孩的外阴、胸部,都属于隐私部位,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保护好这些部位,不能随便给人看。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非常不容易,生命的出现是从一场?竞赛?开始的。
播放视频:精子的游动和受精过程, 提问: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被称为什么?
(2)卵细胞的位置在卵巢中,那么受精的部位就是卵巢吗?
小结:精卵结合看似很,实际上新生命的形成非常不易,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开始的那一刻就是两亿分之一的胜者,生来就是优秀的、幸运的,所以我们要自信地面对未来。
提问:受精的那一刻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受精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
播放视频:胚胎和胎儿发育的过程。
小结:
(1)受精卵受精4天后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转移到子宫并附着于子宫内膜上,好像一粒种子种到了土壤中;
(2)胚泡继续分裂成胚胎,在8周以内还没有人的模样,这时称为胚胎;
(3)8周以后称为胎儿,到第38就由母体产出,称为新生儿。
提问:新生命在子宫内安逸地生活,你知道新生命在子宫里怎么完成?吃喝?、呼吸和排泄吗?
观看自然分娩胎儿的顺产部位以及母亲痛苦的表情。 提问:有句话说,?儿的生日,娘的苦日?,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思考,回答。
进一步熟悉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结合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前列腺疾病的原因。
(1)与男性生殖系统进行比较,发现不同。
(2)熟悉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知道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促进女性身体发育的雌性激素。
描述子宫的功能。
学生观察,知道哪里属于隐私部位。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新生命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小结:
课堂小结 作业
该不会太痛苦,接下来展示的会告诉你刨腹产的母亲的付出。大家在观看时,请想像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来一起感受母爱的伟大。
展示刨腹产。
这就是生命孕育和诞生的过程。请大家谨记,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父母将我们养育,现在,让我们迸发出心底的最强音,一起歌唱《母亲》这首歌,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播放歌曲《母亲》视频,师生满怀激情共同歌唱。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愿意与大家分享吗?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人的生殖系统,了解到精子和卵细胞碰撞、相遇,然后由母亲孕育出神奇而伟大的生命。希望各位同学能关爱生命,珍惜亲情,不断进取,关爱父母。
布置:课堂练习(当堂点评)。
观看,感受母亲诞育生命的不易。
学生小结,可以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
完成课堂练习,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初中生物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全面、协调地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而生物学科正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尤其作为初中生,对生物兴趣浓厚,乐于探索,若能积极开发,是完全可以将初中生物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
一、利用课内资源,展开学科活动
初中生物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因此,在教材中就有很多可供利用的实践探索活动。例如,七年级课本里就有关于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的活动,学生通过调查一方面可以学到进行生物调查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对校园生物的分布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调查活动结束,学生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校园生物的改进、完善建议,使校园生物资源更加丰富。还有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学生不仅参与设计活动,并对可行方案加以实践,这个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且提高了审美情趣,同时还能掌握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使校园文化建设植入学生内心。学生还亲自动手,在校园内尝试对各种植物的扦插和嫁接,学生不仅明白了哪些生物容易扦插、嫁接成活,哪些则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在扦插和嫁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可以增加植物的成活率,学生在生物实验室里还专门饲养了一些小动物,研究生物的生殖方式和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昆虫的生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最终制成了标本进行永久保存和展览,提供了非常好的图文资料。关于传染病和免疫,学生通过对周围常见传染病进行了调查,并研究引发传染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学生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在校内进行展示,并给同学提供了合理健康的建议,引起了学生的重视,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调研能力。
二、拓展课外资源,组建社团活动
生物课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生物兴趣的发展,因此,拓展一些课外资源,组建一些社团活动,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学校内,生物社团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尝试制作过叶脉书签、种子拼图、米酒发酵、酸奶制作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学生对生物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探索欲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也不仅仅限于课本内的知识。在学习过显微镜的使用之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微观世界的活动,活动中,学生对于生命中的奇妙现象欷歔不已。在社团活动中,我们还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辩论或演讲,例如,如何改善校园环境、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倡议等等,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性,都是学生乐于探索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培养学生兴趣,挖掘生物资源
学生除了这个阶段对生物自然生发的兴趣,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断挖掘校园生物资源。例如,学生对于周围的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非常感兴趣,我们带着学生组织了一次,昆虫标本制作和展览,学生参与度非常高,一方面积极搜集周围的昆虫资源,另一方面,还学会了如何制作昆虫标本,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有些还将其制成了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展览价值,学生寓学于乐,同时也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源。另外,学生对于人体及动物的解剖结构很好奇,我们通过搜集、购买各种资源,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组装、分析、研究,极大提高了学生对生命的探究欲望。
四、加强家校合作,师生共同发展
除了校内资源以外,通过家校合作,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资源。例如,在昆虫展过程中,有些家长本身就是生物爱好者,非常支持孩子对生物知识的探索,提供了一些生物标本供学生参观学习;另外,有一些家长在医院工作,可以请来为学生做医疗卫生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医学常识意识,例如,在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我们就请了心血管方面的专家来校进行讲解,学生不仅对心血管方面容易产生的疾病有了一些了解,而且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心血管病,对家中的老人如何照料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学生自己还深入社区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并对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血管病张贴海报进行宣传,讲生物知识由校外带入校内,再由校内反馈到社会,我想,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模式,在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时,我们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参观,了解肾移植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详细观看并了解了血液透析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相信这对于学生的健康知识普及是非常有效的;还有一些家长可能在生物研究所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物前沿科学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初中生物,作为中招并不考试的科目,很多学校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不能引起重视,学习应付,也不能好好开展各项活动,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兴趣,也失去了很多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机会。
总之,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是靠老师、家长、社会不断培养和挖掘的,只要利用好方方面面的资源,并积极探索,一定可以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料,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生机勃勃。目前,我们也在极尽所能不断开发各方面的资源,虽小有成就,但也并不完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希望我们都能在不断探索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盗梦者”
本文概览: 教学设计是七年级生物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目标...
文章不错《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例》内容很有帮助